在了解宜蘭菜脯之前,我一直以為菜脯都是同種作法出來的產物 —— 切片後透過日照的不斷曝曬,漸漸在陽光下曬出發酵的味道,這也正是我對於外婆家最熟悉的回憶。在同事輾轉的介紹下,參加了「一簞食」餐廳所舉辦的宜蘭菜脯手作體驗,這才知道其實菜脯也擁有不同的樣貌。
一般的菜脯根據不同地區擁有不一樣的樣貌,北部的菜脯有的是長條狀,有切成薄片類似古代銅錢的「蘿蔔錢」,還有常在草仔粿吃到切成絲狀的「蘿蔔絲」。中部的菜脯大多呈現長條狀,不過有些地區會按照習慣,將整根蘿蔔做曝曬,也有人將其剖半,甚至切成碎丁狀。南部的菜脯樣貌也呈細長條狀,但保存方式較特殊,會將曬好的菜脯放入高粱酒後倒扣,取用時則用鐵絲勾出。
就算全台的菜脯有許多不同的長相,所有傳統菜脯的相同點都在於,「製作過程都需要全程曝曬至乾燥狀態」才能夠長久保存,也因此菜脯成為早期農業時代,艱苦人的常備食材。
但你知道嗎?宜蘭打破了大家對菜脯的想像,根據宜蘭縣政府的說明:「宜蘭縣屬於季風氣候區,到了秋冬東北季風盛發,而到了夏季則因為氣溫過高,導致對流雨旺盛。」由此可知,宜蘭幾乎可以說是全年有雨的地區。也因為四季都在下雨,居民在收成大量的蘿蔔後,卻無法透過曬成乾的方式保存,因而反其道而行,順勢將菜脯做成濕的!也就是宜蘭俗稱的「菜脯豉」。
看著一篇又一篇的菜脯介紹文,期待著與宜蘭菜脯初次見面的我,再次踏上這片土地,而天氣也總是灰暗暗的。不過這霧矇矇的樣貌,讓我更期待與「濕」菜脯的第一次會面。
「每個人做的菜脯味道都會不一樣,不要問我為什麼,我也不知道。」—— 楊大哥
此次為我們解說製作過程的,是在地經營農場的楊大哥。透過楊大哥的講解,從剁碎菜脯,加入鹽巴、糖做調味,拌入蒜苗,到盛裝至瓶罐內,簡短的幾個步驟後漸漸飄出在外婆家最熟悉的菜脯味,配上蒜苗獨特的香氣,讓普通的菜脯變成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配料。我問了楊大哥,我的菜脯是否還需要加更多鹽巴,楊大哥回說:「這是你要吃的,你要問你自己。」,才意識到「對阿!這是我的喜好呢!」於是又持續加入了更多的蒜苗和辣椒。也因按照了自己的口味去做調配,這才能明白為什麼每個人做出的菜脯豉味道都不一樣。
「在宜蘭,我見到雨就煩,但去別的縣市後,看到雨就哭了」
在活動中,一簞食的老闆娘準備了一大桌用菜脯做出的美味料理,無論是中式的燉豆腐或是西式的白醬馬鈴薯燉菜,都能一瞥菜脯的存在,原本擔心每道菜都加入菜脯會感到膩口,沒想到反而因為菜脯的緣故,襯托出食物的鮮甜,使得每道菜增添了一股發酵的香氣,讓人食慾大開,讓我再次對於菜脯的存在心懷感激。
在吃飯的同時,老闆娘也告訴我們,他是土生土長的宜蘭人,小時候總覺得宜蘭一年四季都在下雨,感到好煩躁。不過長大跑到嘉義讀大學時,發現這裡怎麼都不下雨,即使早上下雨將地板都打濕了,下午卻會馬上因為中南部的艷陽,而讓雨痕消失無蹤,讓長在宜蘭的她感到很驚訝,我才發現,宜蘭特別的菜脯做法的誕生並不是偶然,要在這麼潮濕的地方曬出乾扁的蘿蔔菜脯,肯定是不可能的(笑)。
重視這片土地對我們的重要性
楊大哥告訴我們,他的農場堅持友善耕作,目的是為了保存生態的多樣性,他說在宜蘭,很少有傳統的農夫能夠像他一樣,為了保護這片土地的環境,而拒絕使用農藥,因此希望我們支持那些擁有同樣理想,照顧宜蘭土地的小農們。
這次從宜蘭帶回的感受,除了一如往常的友善純樸感,了解宜蘭菜脯的作法,更觸動的是發現許多人正默默地為了這片土地在付出。科技日新月異,有許多東西逐漸被發明,相對就有東西可能會被淘汰,但也有些人願意用這些新的科技及事物,去理解家鄉的傳統,並打破傳統,變得更好,而不是被替換掉。就像宜蘭人的菜脯一樣,用不同作法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