粽子是愛在心裡口難開的代表

炎熱6月天又到了,身在熱帶及副熱帶國家的台灣,溫度一天比一天還要高,翻了翻在行事曆上標記為「夏至」的日子,才能想起每年在同時間的酷暑中,汗流夾背的與家中長輩有說有笑,坐在小板凳上包著一顆又一顆飽滿的粽子 —— 這些炙熱又快樂的記憶是屬於端午節的。

台灣這片土地的面積雖然小,但是人口眾多,有可能因為暑氣的緣故,人心也躁動了起來,即使都是粽子,也能因為料理的方式不同,造成北部人與南部人之間的爭執。不過其他地區的人沒說的是,其實台灣的粽子種類、形式很多,才不止南部跟北部呢!

「同屬不同種」的粽子

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,是因為屈原投江自盡,防止魚蝦把屈原吃掉的效果有沒有用是不清楚,但包粽子也成為了每年端午節的習俗。

因為這樣的由來,漢人的習俗是在每年的端午節包起粽子,但其實,台灣的原住民在很久以前,就用葉子包起一顆顆與粽子相像的食物。雖說在粽子界裡大家都是葉子包料的,大概可以說是同屬不同種,不過也因為文化差異上的不同,原住民們所包出來的粽子在樣式、餡料、食用目的,都與漢人的粽子有所不同。

較為多人聽聞的原住民粽子,是在魯凱族唸作「abai」、卑南族唸作「avay」、排灣族唸作「qavai」的「阿拜」(亦譯為阿粨),根據不同族群的語言,因此擁有許多不一樣的發音。除了發音以外,裝的餡料也不太一樣,不過基底都是用月桃葉及假酸漿葉包裹小米後水煮而成的。

最主要的用途,是作為重要祭典的靈魂角色,就像是生日會吃蛋糕,祭祀時會吃發糕一樣,但比起每個節日就換一種糕點慶祝,原住民們凡事結婚、慶典、生育,都會做阿拜來表以喜悅及祝福。

可食用的假酸漿葉製作而成的吉拿富

南北先放一邊,這些粽也好好吃!

相信知道阿拜的人,肯定不會錯過「吉拿富」,許多人不清楚阿拜與吉拿富之間的差異,畢竟在葉子的種類、包裹的方式,甚至是內餡,都有許多相似之處。

有人說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,若是掀開月桃葉的瞬間,發現小米的狀態有如麻糬般光滑且濃稠,則是阿拜。若是呈現顆粒狀,則是吉拿富。不過又有人說吉拿富與阿拜的差異,在於內餡,像是吉拿富除了小米、鹹豬肉外,還會額外添加芋頭粉。

但不論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,阿拜與吉拿富在原住民們心中的地位崇高,可說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共通點,更也不會為此開啟「食物大戰」。

為了吃到最正宗的吉拿富,我更特地請同事麻煩排灣族朋友的媽媽,為我們製作美味的吉拿富,第一次吃的人可能會很驚訝,拆開外層的粽葉後,內層還有薄軟的葉子,一時間沒意會到是假酸漿葉,就在我試圖要剝開第二層時,被同事連聲阻止。

一口咬下,嘴裡散發著小米和粽葉的香氣,軟糯的口感中,同時帶著柔軟的纖維、小米的顆粒感,以及畫龍點睛的醃豬肉,看似比南北粽樸素許多,但每一口都能吃到完美融合的層次感。除此之外,吉拿富爽口很多,吃完後沒有過多的負擔,而且每一口好像都還能感受得到阿姨誠摯的祝福。

稱為「情人粽」的阿里鳳鳳

一整天的好力氣來自妻子的愛心便當

另一款較特殊的粽子,是來自阿美族的阿里鳳鳳,用鮮綠色的林投葉編織成的小提袋,乍看之下以為是現在風靡世界的「編織風小廢包」,不過這充滿手作風的小包包,是以前妻子特意幫出門打獵、種田的丈夫,準備的愛心便當,也因此被稱為「情人粽」,內餡裝著用糯米、鹹豬肉及馬告蒸煮出的美味料理,用途可說是一點都不廢!

在電鍋中炊著情人粽,除了炊煙裊裊,更伴隨著林投葉的清香,一片一片地拆開這巧手編織成的作品,熱呼呼的糯米包藏起的美味只有簡單的鹹豬肉,配上一點馬告做調味,就能想像到以前獵人在繁忙後,來上一口阿里鳳鳳所感受到的家常幸福,比起端午節用來紀念的粽子,阿里鳳鳳那複雜又困難的傳統手工技藝,蘊含更多的是「攜帶式的家常味」。

粽葉裡包的不是食物,是我對你的祝福

在研究了原住民的特色粽子後,又發現許多台灣各地不同樣貌的粽子,像是澎湖的大蛤蜊粽、香甜的木瓜粽等,礙於篇章的問題,不能像寶可夢的小智一樣,將所有的台灣特色粽都蒐集齊全。

不過在這一連串子粽子旅程下來,了解到所謂的「地區食物戰爭」其實是沒有必要的,無論各地的人們是為了紀念屈原,或是為了方便攜帶才發明了粽子的食用方式,發現這些粽子裡包的除了是能夠填飽肚子的山珍海味以外,更蘊藏著製作粽子的人的祈禱,期許在吃飽後,能夠打起精神的去迎接下一個挑戰。

參考資料
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